2009年2月11日

都市自行車通勤用太陽能隧道

有人說台北市太熱,不會有人用腳踏車來通勤。

熱的原因是什麼?太陽光!這麼好的東西,還要嫌?


建築自行車通勤太陽能隧道的成本大約是每公尺10-20萬台幣,如果信義路在捷運建完復原的時候,單側建一條這樣的隧道,大約耗資5億到10億,以台北市的預算,不痛不癢。

這條隧道,全日照的尖峰發電,可以提供100萬瓦(1000千瓦)的電量,如果整排另一側作為電動腳踏車充電出租站,足夠把每一部都充得飽飽的,隨時準備讓人來租用。而且,還會有很多多餘的電力,如果路燈都用不完,可以再賣給台電,或是附近的住戶。(如果天氣實在太壞,或者用戶太多,也可以買市電,轉賣給腳踏車,反正穩賺不賠)

也就是說,市政府以道路的天空,投資興建太陽能發電廠,同時解決:
一)自行車通勤好天悶熱、陰天淋雨問題。
二)電動自行車出租系統設置。
三)以捷運和電動自行車配合使用,減少都市汽車量。
這絕對比無線網路新都,合理化太多倍,且利潤豐厚。

如果市府做莊,對外開放,要定下一些規格(建議找民間大、中、小型業者一起討論):
一)充電出租站的Protocal,也就是說不要讓大廠特規,壟斷綁死共用系統,壞了好事。
二)找電子廠來設計符合Protocal的電子系統,或是辦一個競賽,採納首獎,提供自行車廠採用。
三)有Protocal的話,如果要BOT出去,自行車出租服務,可以分段招標,雨露均沾。
四)私人腳踏車的電動,只要符合這個Protocal,就可以接上出租站的系統,買電,也同時受到系統的防盜保護。
五)如果有空位,非電動的傳統腳踏車,也可以來利用這個出租站的「停車場」,只要符合Protocal,也可以不買電,只是付停車費(接上Protocal就有防盜功能)。
六)其實這是小預算,市府應該自己來經營。

其它Bonus:
一)如果整個台北市建築橫五縱五共十條太陽能自行車隧道,耗資約100億,可以提供10000千瓦的發電,且比建設捷運合理多多,將來搞不好考慮建築50條、100條,整個城市,自給自足。
二)隧道兩側,可以建置LED低空路燈,因為低,就又更省電,且有氣氛。
三)配合目前閒置的無線網路,可以開發出非常多Location Base Service,活化城市經濟。
四)沿路有電,有無線網路,可以做五公里的戶外互動廣告,廣告權可以出租。
五)解決台北市自行車偷竊的「全民困擾」。

未來的夢想:
一)環島建設太陽能隧道,預算1000億左右,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發電廠(2億瓦,或說是200M瓦)。
二)有電能路網,未必要推動「電池」電動車,可以改用「軌道」電動車。
三)循著此條電能網路幹道,依照Protocal,往外繼續長,最後就是全島的太陽能電網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