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9月7日

從劉兆玄閃辭看到媒體的無能

歷史上最有名的一次新聞事件可能是甘乃迪遇刺,當時的傳播技術並不強,但全世界幾乎在24小時內都接觸到新聞。

昨天劉兆玄閃電辭職,我看中大好機會,不斷轉台找新聞,想看看媒體的能耐。

太好笑了,媒體突然像是啞巴,好安靜啊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傳統的記者,重視長遠的君子友誼,能夠見到或聯絡到一些重要的新聞來源,所以當重大事件發生時,記者的本事就看得出來了,有些人能夠拿到獨家(而且不是隔天就被打嘴巴),真記者也!

現在的記者,反正幾年就被更年輕漂亮的淘汰掉,不必努力。他們跑新聞靠的是記者會,和用SNG車強暴受訪者,與受訪者之間,是互相利用的不悅關係,少了那一層友誼和信任,就拿不到真正的新聞。

好在,觀眾與讀者的水準,也降低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昨天有一台,主播台和SNG在院長官邸前面連線,主播連番問白痴的問題,妙的是,前線的記者竟然一一接招,都能答回去。

當時官邸的大門是關閉的,記者一直在門口等候,顯然並沒有機會去打聽消息,可是「新聞」竟然就這樣一幕一幕地製造了出來,甚至官員的去留,都可以精確到百分比的回答,讓我真是歎為觀止。

這樣的媒體靠的是什麼?是觀眾比他們更笨!你們要做笨蛋嗎?請舉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台灣的新聞史,在蔣經國時代是「春秋」,從李登輝開始是「戰國」。春秋時代講求禮儀風度,中規中矩,但是也是最精華的一段。戰國則不管那一套,比拳頭大、心眼壞、陰謀深、運氣好,所以是亂仗打一通。

早年的新聞,過去之後就可以成為歷史,現在的新聞,日後來看多半是笑話,媒體利用危機和恐懼,迫使觀眾讀者不得不「依賴」,卻越來越不「信賴」。

戰國的結束是「六王畢,四海一」,普立茲和赫斯特羶色腥報紙戰打完了之後,是紐約時報出頭。台灣的媒體,早晚也不得不走向如此,當我們面對這麼多媒體,同質性高、新聞雷同、錯誤各異,早晚會受不了,問題是,誰最聰明或是最有實力,可以當台灣媒體的「始皇帝」?

我看到兩個可能:一是「蘋果日報」、一是「人民日報」,可悲吧?請怪自己不爭氣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