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6月5日

優格、簡潔優格

請注意,這一篇跟我過去的習慣不一樣,我是用時間正序來敘述,越成熟越後來的實驗結果,都在文章越後面。

怎麼開始吃優格的

我長期有脹氣的困擾,平均一個月至少劇痛一次,四個月前的某一天,脹氣的很難受,就有了一個念頭,打算試著一天什麼都不吃,只吃優格,這樣總能夠讓整個消化系統都塞滿益生菌吧!於是我就從優酪乳開始試 一天大概喝掉兩瓶,大約2公升。(有點誇張,不要急,後面有說明)

如預期,脹氣的問題沒有了,而且優酪乳還蠻好喝的,於是我就想繼續試下去看看,順便嘗嘗各家不同的口味,我的辦法是,早上起床就開始喝優酪乳,吃一顆水煮蛋,喝一杯咖啡,中午吃兩顆水煮蛋,整個白天,只要稍微有一點餓的感覺,就喝一兩口優酪乳,到了晚餐 吃正常份量的蔬菜和肉,但是不吃米飯 這麼做下來,一整天都過得很舒舒服服 而且第二天排便,是完美淺黃色結實的條狀,這是我自從甲狀腺亢進之後,從來沒有的事,心想 一整天喝的都是液體,是什麼東西會產生結實的固體。

變化

更奇怪的事情發生在第四天,在以優格為主食3天之後,身體有了奇怪的反應,過去半年多來都覺得疲倦無力,走路慢吞吞地踱步,稍微做點事就需要休息充電,可是這個第四天,好像我的身體換了一顆新的電池,不由自主的想要跑和跳,我很確定這不是腸胃或益生菌的關係,我相信是我多年來缺少某些營養,牛奶裡面有!可是我已經不喝牛奶很久了,現在身體重新得到這種養份,很滿意,加速運作。

澱粉是領導者與政治的恩物,只要掌握了米或麥的耕耘,糧食可以養活更多人,糧食還可以保存數月或數年,腹飽多閑,部落就會擴大,多餘的生產力可以發展手工業、工藝、或工業,建立軍隊!

但是澱粉對於健康沒有什麼好處,營養偏,熱量高,是勞累流汗人的很好燃料,卻是上班族的贅肉。

於是我以優格取代澱粉類(米、麵)作為主食,已經四個月,米麵不是不吃,但是只當作副食或是零食,量不多,體重有減輕一點,很健康的減輕體重。

還有一個奇怪的事,我多年來都在高血壓邊緣,每天量都是13x、8x,但是最近都是11x、7x,不過這個可能還有別的因素,不敢說是優格的關係。

優格和牛奶的異同

牛奶裡面有乳糖,成年人多多少少都有乳糖不耐症,東方人飲食中乳品較少,乳糖不耐更是嚴重,我偶爾有試試看能不能喝一點牛奶,大概是100ml就可以去拉肚子了。我的理論上是,雞蛋和牛奶都是最好的營養,因為這是給剛出生的後代使用,生命向來對此最慷慨,雞蛋是一隻小雞給一份,很公平,但是哺乳動物可能同時帶著不同年齡的幼兒,大的會來搶奶,大的力氣也比較大,怎麼辦?於是造物者就讓大孩子吃了奶就去拉肚子,公平合理吧!

可是造物者也留了一個後門,如果奶夠多,多到能放到酸,那麼也別浪費,乳糖不耐症這個限制就打開了,這就是優格。乳酸桿菌讓牛奶中的乳糖變成乳酸,一則酸性環境中細菌不容易生長,讓優格可以保存更長時間,另外也因為乳糖不見了,大孩子或者成人都可以吃。

繼續實驗下去

既然我的身體表達了喜歡優格的意思,我就想乾脆長期實驗下去,但是稍微調整一下條件,跟之前一樣的是,早餐一杯咖啡一顆水煮蛋,午餐兩顆水煮蛋,以優酪乳貫穿一天,從起床開始,一直到晚上9點才吃一頓正常晚餐(依舊取消米飯),不過,遇到了好好吃的零食,不管是飯糰蘿蔔糕披薩牛肉麵炸雞甜不辣蛋糕冰淇淋巧克力,都想吃就隨便吃,同一天不要吃太多就好。

這樣子到今天已經4個月,健康非常好,體重減了3公斤,正好也是我期待的,身材恢復到我大學時期的樣子,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,我中午和晚上都不再需要找咖啡了,反正精神非常好,比喝過咖啡更好。

自己做優格

常態化喝優酪乳之後,發現兩個問題,一是這樣大量喝優酪乳,畢竟還是不少錢,二是比較營養成份之後,發現優酪乳中的奶成份太稀含量太少,兩瓶可能還不抵一瓶牛奶(其實廠商是用奶粉),但是如果想要吃好的優格,那要花的錢就更多了,於是就想要自己來做優格,以下就是實驗的過程,和找出來的方法。

優格是西方的食物,西方人自己做優格是很平常的事,把一湯匙市售優格丟到攝氏40度牛奶裡,保溫10個小時就是優格,很難失敗。

有些認真的人,會把牛奶加熱到攝氏82度,維持30分鐘,再降溫到42度,加入市售優格攪拌,然後保溫10個小時,各家說法做法略有不同,大同小異。

基本理論,82度42度

幾個點說明一下,其它的不重要。第一,加熱到82度不是為了殺菌,市售鮮奶奶粉其實都有殺菌,這個加熱,是希望牛奶成份中有一種蛋白質,乳球蛋白,因高溫變性質展開,得以一起加入優格的結構,理論上是如此。第二,降溫到42度才加入市售市售優格(或市售菌種),這個被稱為是「播種」(製作優格是一種「種植」),因為比這個高的溫度,會把菌殺死了,我們的「種子」被高溫煮熟了,就不會有轉變成優格的反應。第三,保持42度10個小時,就是菌在牛奶裡繁殖生長需要的溫度與時間。

細菌

優格需要好幾種菌,因為牛奶有殺菌過,所以我們丟進去的市售優格所含的菌,就成為優勢菌,勢如破竹地快速攻城掠地。這其中少不了乳酸桿菌,乳酸桿菌能把乳糖變成乳酸(我們就不拉肚子了),酸性環境能抑制大部分其它細菌,蛋白質在酸性環境會變成團塊,就成為我們的優格形態,其它菌種也會利用牛奶中的養份,繁殖增加,就是我們喜歡的益生菌,優格中非常非常多,絕對比吃益生菌粉要好。

乳清蛋白

還有一種淡黃色的乳清蛋白,它不會加入凝結,優格做好會漂在表面,有些人不喜歡它,把它分離掉,剩下乾乾的就是希臘優格,不過,乳清蛋白就是健身房的營養粉,我們做優格何不一起享用呢?

標準做法(保溫箱)

爐火、一般鍋、牛奶、溫度計、碼表(手機可)不鏽鋼大盆、冷水、碗、湯匙、市售優格、瓶罐、保溫箱、棉被

牛奶倒入鍋中,插入溫度計,加熱到攝氏82度,關火,計時30分鐘開始,期間如果溫度下降,開小火調整,維持在82度左右,30分鐘到,可以自然等溫度下降,或是把鍋放在大盆中,用冷水快速降溫。


此時可以去撈一湯匙優格放在碗中準備,等牛奶溫度降到45度左右,撈一兩匙牛奶到碗中,將優格均勻打稀,再倒入鍋中,跟牛奶攪拌混合,可以選擇放入瓶罐中,或是就直將整個鍋子,放到保溫箱內,以棉被包裹,10個小時後,拿出來放進冰箱,靜置一兩天後,會更結實更好吃。

過程中要注意,牛奶還不到100度就會沸騰噗出來,一塌糊塗,很難收拾,一定要避免這種失誤。用碗將優格和牛奶打稀,是為了避免整塊的優格掉到牛奶中,萬一攪拌沒打散,還是一整塊優格沉在牛奶底下,播種不均勻,靠近優格的牛奶可能起反應,但是較遠處的牛奶10個小時後還是牛奶,就是大麻煩了。如果要換裝到小瓶罐再去保溫,要估計一下裝瓶時也會降溫,可能在45度時就要倒進去,快一點去保溫。優格和酒釀有一點像,但是酒釀自己會產生一點溫度,優格不會,因此就算再好的保溫箱,10個小時之後,還是會降低5度到10度,儘管如此,優格通常已經成形成熟了。

因為我的觀察理解,成熟的優格,可以想像是白色的沙子跟白色的泥漿,均勻混合在一起,有像是一塊能吸水的海綿,淡黃色的乳清蛋白,被吸在「海綿」中,10個小時剛成熟的優格,還很鬆軟,放在冰箱靜置一兩天之後,漸漸有一點沉澱,會變得比較結實。我們把優格挖出來,會留下坑,慢慢的乳清蛋白就會從優格上層流出來在坑裡形成一個池塘,凸起的「高原」,乳清已經流出去,就是希臘優格,比較乾硬,如果不希望有這種乳清池塘,只要盡量平著撈優格,有點像「片」豆花就可以避免,說實在的,乳清蛋白也是優格的風味之一,一起吃最好了。


快速做法(保溫箱、跳過高溫)

爐火、一般鍋、牛奶、溫度計、碗、湯匙、市售優格、保溫箱、棉被

一切做法都更前面說的標準做法一樣,只是不加熱到82度,其它程序照做。

82度是優格的戒律,正統派的神主牌,可是我發現優格機都不這麼做,直接加溫到40-50度就算可以了,乳清會多一點。我推測,這個82度的傳說,可能是從古代用生乳做優格留下來的經驗,但是現在市售的鮮乳,不管是中溫或高溫殺菌,已經有達到同樣的效果,我們就不必再加溫降溫這麼麻煩,直接煮牛奶到42度,一樣做出完美的優格,快很多,省事很多。

省事做法(燜燒鍋)

爐火、悶燒鍋、牛奶、溫度計、碗、湯匙、市售優格

如果有一個還不錯的燜燒鍋,同樣做法,在把優格播種到牛奶之後,就把燜燒鍋放到它的外鍋裡面,蓋起來,也不需要蓋棉被,10個小時只降溫三四度,成品更好。

最省事做法(牛奶瓶棉被保溫箱)

爐火、一般鍋、牛奶、溫度計、大漏斗、市售優格、保溫箱、棉被

就用牛奶瓶來當優格的容器。

將牛奶倒在鍋內加熱,播種之後,用大漏斗倒回牛奶瓶中,蓋緊,放進保溫箱即可。

缺點是,做好的優格一定得用倒出來或擠出來,結構一次又一次的破壞,優格的形狀沒有那麼漂亮,可是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樣吃大量的優格,這樣最方便。

還更省事做法(優格機)

優格機、牛奶、市售優格

不管是哪種優格機,不外乎把優格播種到冰牛奶中,就放進去機器加溫保溫,時間到了拿出來就是優格。

建議測量一下溫度,我發現有優格機到了10個小時時,溫度已經升到50度,我認為,比較高的溫度有可能殺死益生菌,是種損失。解決方法,如果某款優格機會溫度過高,就提早一兩個小時斷電,再等它自然溫度降低一點,到10個小時,放進冰箱。

美國電鍋instant pot,和這兩年新出產的電子鍋有優格的功能,是大型的優格機,一次可以做4公升,用量大的人可以考慮。

預播種
小建議

小建議,不管用什麼方法做優格,都要10個小時,因此最好是算好時間,在睡覺前做,醒來後正好收割放進冰箱,以免打亂正常生活。

2022年5月14日

演算法

很久沒有寫了,原因是,這幾年大公司和演算法的力量越來越強,而且演算法是可以花錢買的,所以我們接觸到的內容和搜尋到的結果,都被商業和政治內容壟斷,排在最前面,或者是置入或者是蒙混在其中,真偽難辨。

也造成另外一個結果,就是人人都是專家,專家不需要努力學習,或是一次又一次的實驗,就能發言,還很多人聽得入迷。

因為訊息太多太多了,訊息彼此之間為了爭取閱聽人的注意,必須簡短容易重口味新鮮可口,也不能讓不夠聰明的人聽不懂,所以大部分的訊息都很笨,而且還源源不絕的繼續冒出來。

這時候我懷疑,還有人想認真寫?和還有人想認真看嗎?

我最近會寫一兩篇,是實驗的公開紀錄,也是我公開的記憶,就這樣了。

2017年12月20日

三輪車,跑得快,上面還能有什麼未來呢?



我主要以「鐵馬流浪記」在台北通勤、辦事,這是我幾年前小量設計生產的單車,很好用,比摩托車、汽車、公車、地鐵都要方便,可是,一旦要搬運東西時,就不方便了。



為了搬運,我從各種角度思考了好幾年,認為有兩個方向,一是三輪車,一是協力車,應該要有太陽能板,電動,且靠自己曬曬太陽,就永遠不必充電,這些年來做了一些實驗。







 上面這台三輪車和協力車,都經過改裝,性能至少不輸給Ubike,且能搬運不同狀態的貨物,三輪車有加裝5段內變速,可爬坡也可以衝很快,也準備了太陽能板,可是一直沒把系統完成。

最近我們的合作夥伴有個任務,要去開拓台北市南區,我不小心出了個主意,把我自己整死了。

因為雖非高科技,但是沒人做過,沒有現成方案,得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關,才把想像藍圖變成現實。

康定路台北市唯一一家還在生產田莊大牛三輪車的老師傅,已經79歲了,整台車都是他親自焊的,唯有車斗比較簡單,現在發給外面,這種三輪車,只要適應過了,會騎,後面這個大貨斗,可以把一台轎車後車廂的東西,全部裝上去,靠自己雙腿帶走。

車身應我們要求,改漆成綠色。

回到小白屋前。

馬上載兩位小白屋的朋友去繞一圈,一個人載兩個人。想到「摩登原始人」(佛萊明史東),他們的車還要四個人一起出力跑,我們的三輪車,要強多了。


車斗漆成米白色。


 
車斗鋪木是粗工,我來,用的是棧板拆下來的木條,車斗鋪木之後,做了幾次搬運實驗,非常滿意。




準備好木料,稍微好一點,普通的南方松,請小白屋的朋友Ken來做車屋。

最初的打算是屋頂放兩塊太陽能板,可是頭上藍藍的,覺得不美,突然想到如果用透明的屋頂,視覺效果最好,於是就大改計畫,......


車屋骨架差不多了。

安厝。

側翼,半透明,用PC中空板,這個材料我從2006年就看上它,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好好利用發揮,倒是有些別人有慧眼,這兩年已經有人用了。PC中空板,輕、平、硬、可耐日曬多年,是材料中的上品,可惜價錢貴了一點。

最後決定屋頂也用PC中空板,會犧牲到一些太陽光,但是估計還可以,試試看嘍!

出任務了,「走進成南」,2017年12月23日,在濟州庵。

好,另外一台比較輕快的,是拿市面上常見的民用三輪車,改造裝一個硬貨斗。

這台比較小,木料用得比較少。

同樣請小白屋之友,另外一位高手「食野先生」來蓋房子。

骨架。

架牆蓋屋頂之後的樣子,注意看,太陽能板在天花板的位置,水平朝上。

太陽能電力,是我長久以來的願望。但我聲明,我一向認為「尺有所短、吋有所長」,拿太陽能發電去推冷氣燒開水,天理難容,禍延子孫,若更讓舉國都用太陽能推冷氣,那一定全國都是白痴的瘋子,太陽能有適用的方向,且通常都需要搭配電池,哎呀!電池只有300次到2000次的壽命,用一次少一次,能不珍惜,使用在最刀口的需求?

考察台北市買得到,市售接近我們的規格品。

 看上這片100瓦的軟式太陽能板,最後就是用了它,價格貴一倍,但是單位面積效率高,放在高處比較輕,比較安全。


這一桌子上面的東西,價格不菲,比車還貴多了。

小三輪車的系統,很順利找到一個鋁殼工具箱,放所有東西進去剛剛好。


大三輪車就只能釘一個木箱了,為了把它們裝進去,花了我好幾天的思考,為什麼呢?因為裝進去的能量越多,威力就越大,電力若瞬間放出來,就是一顆小炸彈,所以要盡力避免短路、淋雨、悶熱、相對位置等等,這像是一個變態整人的拼圖挑戰,我最後用了幾個怪招,雖不完美,但應該可以了。

如果給我適當的塑膠,或是重量輕、高強度的3D列印,問題也許簡單一點,可惜沒有。

為求自保,這兩台車上裝了好幾台「行車記錄器」和衛星定位,這些技術到今天已經是樂高積木等級,相對簡單便宜。



車上自己有4G無線網路,我現在就可以看到它們餐風露宿在外的現況。

幾本的視聽是用螢幕。

也可以用電池堆動的LED投影機,一顆汽車電瓶大概可以看一兩部長片(理論值是5個小時,就像手機的續航力一樣,可望而不可及) 。

不過,大三輪車上面放的是卡車的電池,是汽車電池的兩倍,到底有多少能耐,我們慢慢看看嘍!

(一台Gogoro上面的兩顆電池,攜帶的電量相當於3到5顆轎車的電池,如果Gogoro可以跟太陽申請用電,就太好了)

(我估計,Gogoro如果每天跑10公里,約需要500wh的電,如果用100w的太陽能板,好天氣曬一天可以收到這麼多電,100w的板子面積大約半個平方公尺,比機車停車位還小……。 不過,Gogoro是非常講究性能的車,如果不講性能而重視實用,類似Ubike的電動摩托車租用系統,已經技術完全成熟了)


這一台LED投影機耗電80瓦,是不算多的。

用Miracast或Airplay無線接手機也行。



電動?電動?電動?

這次我預算已經超支很多,而且還有些電動馬達的規格還無法解決,只能先擱著了。

理論上,再根據我過去用太陽能的經驗修正後,我估計100瓦的太陽能板,在台北市曬一天太陽(前提是真的大太陽),幾乎可以把汽車電瓶充飽,一顆汽車電瓶能做什麼大事?大約可以燒一壺開水,或是把一台最小的冷氣開最多30分鐘,你絕對還沒有開始覺得涼快,電就用完了。

但是,同樣一顆汽車電池,可以給Gogoro跑10公里,或是電動自行車跑30公里以上,具體的例子是往返總統府和台北市政府三個來回(仁愛路4.5公里),你說呢?燒一壺開水?或是在路上跑30公里,哪一個才是太陽能板真正的用途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最近我們的老朋友「城市修理站」的大雄給我們介紹「鋼咕工具王」,「鋼咕工具王」又介紹3M給我們,3M借我們一些新技術的研磨工具,在這次三輪車上派上很多用場,話說田莊大牛三輪車是那位79歲老師傅親手焊的,品質都還很穩定,可是他外發包的車斗,焊道髒且沒有修邊緣去直角,這樣的東西出去很容易刮傷像我這種粗心的人,我最恨這種「隨便的」品質了。

3M借給我們的磨片粗細都有,我拿它來用的感覺是,比磨木頭還容易!而且真的像3M的朋友所說,因為顆粒都是角錐形,是用大量小小尖尖的頭去削,而非用一堆鈍頭去摩擦生熱,所以速度快,火花少。

「鋼咕工具王」比我認真,詳細記錄研磨的過程,有興趣可以去看:https://www.kung-gu.com.tw/news_page.asp?seq=59

我還拿3M的砂紙百葉輪去磨了幾下玻璃瓶的外導角,很快,卻也沒在玻璃瓶上磨出鋸齒,初步我是滿意了,可是最近太忙,還沒有空來鑽研,等我把手上幾件事都解決了,再回頭去對付玻璃瓶。

我很小的時候,台灣好像只有四維膠帶,品質不怎麼樣,那時候我爸爸用3M Scotch霧面透明膠帶,簡直就像是被上帝也瘋狂的可口可樂玻璃瓶打到的非洲原住民......有一次我用了幾乎一卷Scotch和廢紙去黏出一把劍,我爸爸看了很心疼。話說我爸爸,常說要惜福,絕不浪費,但用東西卻都用最好的。

3M的這位朋友說這些片片比市售的貴了不少。哈!我最喜歡聽這句話了,你敢貴,讓東西自己證明給我看有多好,我服氣了,我就寧願用好東西(也不必一邊用一邊受窩囊氣)

 把直角磨成圓角。

焊道與原始表面

研磨處理之後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