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11日

鋼管車真的靠鋼管避震?

最近幾年,鋼管車架又再受度到歡迎,其中不乏又有一些神話出現。

只要鋼管,就解決了避震?

就腳踏車吸收震動的效果,最強的是彈簧,接著是海綿、輪胎、座墊、優力膠、最後才是車架。

但是為什麼鋼管車架的彈性和Q度會被大家熱烈討論,只要是因為鋼管車架會把衝擊變成延長時間的微小震動,傳到整個車身去慢慢消化,所以騎鋼管車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,一般人說不上來,就把它神話了。

彈簧其實也是鋼,只要有夠好的彈簧,調整到恰到好處,避震的效果一流,但是大部分的避震器彈簧,都是以「軟」為目的,因為消費者面對一部避震器腳踏車,就是以為「軟」就是好,硬的避震器賣不掉,所以避震器最後都求「軟」。但是後果是,騎車的人經過避震器「翻譯」路面之後,失去了路感,控制車的情報就被過濾掉了大部分,其實很不安全。

優力膠和彈簧的作用類似,廠商生產的邏輯也類似,所以結果也類似,不過優力膠比較輕、體積比較小,做在高級車上面,視覺的感覺比較好,尤其是跑車座墊只有細細長長小小的一個硬座弓,因此在座管中間放一塊優力膠,是可以把座墊失去的彈性,補回來。

但是如果我希望只利用輪胎、鋼管車架、和座墊、握把,要達成最舒服的避震效果,該如何做?

我還沒有用什麼特別的方法,反而只是用國中最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,就是控制變因,我有很多個零件,一次只換一個不同的零件,然後就去測試兩三天(一天不夠,新鮮的感覺會騙人的),最後再把所有最滿意的因素加在一起,就是我要的結果。

結果是1.5吋85psi輪胎、鋼管車架、中等寬度輕軟的座墊、和海綿握把,分別解釋如下。

輪胎是最重要的,影響大概有50%,因為它是中空的橡膠,吸收震動的能力非常好,我最後挑上1.5吋85pai(忘了先說我是用20吋輪胎),反正太細、太寬、壓力太高、太低,都沒有這顆這樣「爽!」,所以就是它了。但是這並不表示討論就此下課,因為如果有其它目的,例如在很棒的路面上飆車,或是在off road越野,當然要配不同的輪胎。

鋼管是我從一開始就做的選擇,現在不討論,只說我這次實驗的經驗,大概只佔避震20%的重要性。

座墊很有趣,當它被坐在屁股下面,誰也看不到,但是所有的車廠生產腳踏車,都是以視覺來選擇決定座墊!一個很基本的物理知識,同樣的力量,分散到更大的面積,壓力就更小,再加上越軟的面,就越舒適。我的測試方法是利用台北市的優良路面水溝蓋,這種路面大家都有心得吧,腳踏車常常都是被汽機車逼到水溝蓋上面的,我分別換用不同的座墊,就一排路每一個水溝蓋都給他騎過去,結論,只能說,國中學的物理是真的!但是我們希望座墊面積大,也得有個限度,因為:一)座墊太大,影響踩踏板的動作、二)座墊越大,成車能標的價格就越低,所以要選擇一個中庸的座墊,才是王道。

最後到了握把,我很簡單的快快說,最便宜的海綿握把,是避震最上乘的選擇,但它有兩個缺點:一)跟輪胎一樣,一段時間會壞,要換掉、二)它太便宜了,有人把俗品海綿握把賣到一塊錢一顆,用它來裝車,整台車都看起來沒價值沒水準。但是這麼好的東西,你們不用,真的太可惜了!

沒有留言: